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
How to find the best solution
當案子遇到瓶頸、發生越來越多的issue,如何迅速收斂問題,找到答案。
今天閱讀買了一陣子的麥肯錫式的邏輯思考術特刊後,有了一些想法,與老祖宗的智慧其實不謀而合,簡單說就是大膽假設、小心求證。
在還不知道答案、解決的方案之前,也沒有厚實的理論基礎去 堆疊出答案,要如何用最短的時間得到最佳解,最簡單的方法,先假設一個可能是答案的答案,然後試著去推翻它、去驗證它,畢竟在各個專業領域,沒有人是全才什麼都會什麼都懂,但是對於問題的癥結點,身為局外人的顧問可以透過背景資料、證據、觀察、經驗去找出可能的、暫時的最佳解,PM有時候也像是這樣子的角色,像是個偵探,需要有過人敏銳的觀察力,不能被表象所蒙蔽,在有限的時間、有限的資源下,創造最大的價值。
那麼要怎麼做?
首先如何去定義問題很重要,連敵人都不知道在哪裡,再多的攻擊也是無謂的浪費力氣,江湖一點訣、說穿不值錢,在這本特刊中,也是可以看到類似的方法去定義問題、收斂問題。
從問題中做出合理假設,根據過往經驗做出判斷,最近遇到了一個issue,客戶陸續寄回了幾台有類似問題的RMA回來,PCI bus order出現了亂序的問題,經過更換BIOS驗證過後,確認CPU為問題的元凶,更換之後功能就恢復正常,but問題來了,在更換CPU的過程中,發現用SMT機台去熔錫更換的CPU良率不是很高,而熔錫不良的位置差不多。
#1. 第一個假設,reflow profile 設定有問題
從機台的設定資料判讀來看,可能高溫225度不夠、時間不足等等,但是如果是以上的原因,無法推論為何還是能夠有成功打件的機板,證據不足,因此暫時不考慮是這個原因。
#2. 第二個假設,產線SMT迴焊流之流程與SMT直接迴焊之過程可能會影響到換件良率
從過去資料顯示,Intel這一顆CPU過去常有換件不良的問題,原因為錫球品質不佳,另外一般產線SMT機台在上件前會做一個動作叫做刷錫膏,而RMA的SMT機台則是直接貼合後去熔錫,在基準上兩者已有明顯的不同,也連帶影響吃錫的成功率,加上錫球品質不是很好,以至於熔錫後PCB還沒吃到錫即縮回。
合理推論,且無法反駁,無法說這一個假設有哪裡過度推論或是不合理的地方,因此暫時假設他是對的。
得到假設,那麼答案呢?
知道病痛在哪裡,就能夠對症下藥,刷錫膏如果會影響成功率,那麼可以透過製作鋼板治具,先完成刷錫膏的動作再迴焊,but...問題又來了,RMA機台的定位沒有像一般SMT機台這麼精準,在擺件時容易因為重量不均而無法精準貼合,so要達到製程上的相同是不可能的。
最後我選擇了委外重植錫球重工,在有限的時間、資源下,換一顆新的CPU比重工的費用要高出太多了,針對RMA BGA流程的部分要如何去改善,未來還有很多要思考的地方。
2014年5月27日 星期二
何謂PCBA - SMT打件
PCBA打件&測試流程圖 |
PCBA可以簡單分為兩個part:SMT打件以及DIP打件
SMT表面貼著技術,能夠將零件精準貼著在PCB的錫膏位置,而錫膏是如何產生的?在前置作業中,會先用特製的鋼板,上面有中空的部分透過刷錫膏的動作,讓PCB的焊墊上能夠吃到錫,以便後續過回焊爐時能夠高溫熔解而低溫凝固固定這些零件
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關鍵 reflow profile
每顆零件都有其能夠承受的高低溫限制,而經過回焊爐最重要的是高溫溫度以及高溫時間,而經過的時間、溫度可以畫成一段曲線,這一個曲線資料就是reflow profile,這個數據掌握著熔錫的成敗關鍵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