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7月31日 星期四

究竟是化繁為簡還是化簡為繁

一項好的產品設計,我認為應該是簡潔的、易操作、人性化的,但是現在市面上的消費性電子或是工控產品,卻是在花十倍力去做一件可能只需要十分之一力氣的事情。

舉例來說,如果我需要一個能夠智能控制的電燈,在室內具備有light sensor,當人進來的時候亮燈,離開的時候關燈,如果只是要完成這個動作,我並不需要放一台精密的x86電腦在室內去完成這個運算動作,只需要一個簡單的微控制器就可以完成這個動作,設定反應時間、不作動時間等等,而最需要做運算的部分,是連結各個像這種應用情境的控制中心,而不會是終端的設備。

終端設備只需要有sensor功能、簡單運算能力、具備相同protocol協議的資訊傳輸能力即可,而現今的x86硬體開發也早已足夠滿足幾乎所有控制中心的運算,現在欠缺的是API設計能力,你需要這部電燈完成什麼樣的功能?在什麼樣情境下完成什麼樣的動作?現在台灣欠缺的並非軟體開發能力,而是欠缺一套完整的想法,在盲目衝刺硬體效能、或是開發應用軟體的同時,是不是想清楚了為"何"而做的初衷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